本報評論員
  儉以養德,奢以敗德。但生活中,節儉與奢靡,往往只在一念間。
  從字面上理解,節儉是節約、簡樸兩個層面的交集。人們所需求的物質,無非是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對自然資源的占有,一是凝結於其中的人的勞動。所以,節儉可以理解為對自然的珍惜和對別人勞動的尊重。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無論處在貧弱抑或富裕的環境都能始終保持節儉,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境界。一旦擁有這樣一股子精氣神,即便遭遇艱難困苦,也定能闖出一條路子來。
  厲行節儉,體現著自覺、自律的精神境界。當年,美國記者斯諾在延安看到中共領導人簡陋的生活條件和簡樸的生活方式後,由衷稱贊這是存在於共產黨人身上的“東方魔力”,並斷言這種神奇力量便是“興國之光”。電視紀錄片《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鏡頭——身邊工作人員勸主席換掉滿是補丁的毛巾毯,毛澤東回答道,“一條毛巾毯我換得起,但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的精神丟不起。”事實上,中國共產黨人正是憑藉著這種與人民“有鹽同咸、無鹽共淡”的自覺、自律,贏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拉動”是助推發展的活力。但消費不是浪費,更不等同於奢侈和鋪張。(下轉4版②)
  奢華的生活,並非個人價值的體現,同樣,節儉也並不意味著低品質的生活。於個人而言,節儉是一種生活態度,於民族而言,節儉是一種美德,於國家而言,節儉是夯實執政根基的基石。
  厲行節儉,體現著一種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一種崇德向善的精神境界。先哲老子將“儉”視為為人處事的三寶之一,孔子則把“儉”和溫、良、恭、讓視為同樣重要的品德。追溯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歸於“興於勤儉,亡於奢靡”的歷史軌跡。
  中國家庭歷來講究“勤儉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微觀而言,是對家風的奉勸和對道德的標榜;宏觀而論,是對社會主流價值標定和崇尚。物質匱乏時,因為貧困而節儉,或許是迫於無奈;物質充裕時,能在富足中享受節儉的樂趣,則是一種精神境界,一份閱盡鉛華之後的平淡和自由。
  勤儉是成事之基,也是可持續發展之道。今天,在全社會倡導節儉,其實關乎國家的發展戰略,關乎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我們必須正視並警覺快速發展過程中身邊那些觸目驚心的浪費現象。這樣的浪費,耗損著我們國家持續發展的動力,破壞著蔭被子孫後代的自然生態。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誰來養活中國”的發問,固然帶有一層危言聳聽,但一隻腳剛步入小康門檻的中國,絕對沒有理由隨意揮霍浪費,否則,就難以逃脫“溫水煮青蛙”的宿命。
  厲行節約,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浪費。物質充盈的時代,在全社會倡導“節儉養德”,不僅僅因為儉以養德、敬天惜物是民族代代相傳的優良品質,更因為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已成為當下真正的時尚,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能否涵養起“節用於內,樹德於外”的境界,肩負起這份歷史所賦予的責任,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每個人的主動參與。  (原標題:節儉,是一種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q56oqzuv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